第181章-《我要做太孙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而且也随着更多的土地被开垦种植,使得粮食的产量大为增加。

    并且朱元璋打破了元朝的酒水专营,对于民间酿酒并没有太多的限制。

    而且明朝非但不禁酒,还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和举措,来刺激酒肆行业的振兴,所以也使得明朝酿酒行业大肆发展。

    而最直观的表现,就是朱元璋在洪武二十七年,在应天府设置了十六座官营酒楼。

    “洪武二十七年,上以海内太平,思与民偕乐,命工部建十酒楼于江东门外,有鹤鸣、醉仙、讴歌、鼓腹、来宾、重译等名。既而又增作五楼,至是皆成。诏赐文武百官钞,命宴于醉仙楼。而五楼则专以处侑酒歌妓者,盖仿宋故事……”

    来这里宴饮喝酒的人不是达官贵人,就是四方往来商贾,寻常普通百姓自然是消费不起的。

    所以从洪武朝开始,饮酒之风就盛行于各阶层。

    而以酒待客,也成为了寻常普通人家的待客之道,甚至有时候无客也常饮,故有“贫人负担之徒,妻多好饰,夜必饮酒”之说。

    街市之上酒肆也非常多。

    有文化的人行酒令,普通百姓就猜拳。

    最近这些时日以来京城之中一直流传着一个消息。

    那就是户部商贸司官员,上书请求将专供皇帝陛下御用的美酒,对百姓开放售卖。

    一听到这个消息,百姓都眼热不已!

    那可是御用美酒啊!

    是皇帝陛下喝的酒啊!

    有多少人能够喝到御用美酒?

    就算是得不到皇帝的御赐,可是能够喝一喝宫廷美酒,那也是无上福分!

    所以在京城的茶馆酒肆里面,很多酒客也都在议论纷纷。

    “听说有官老爷上书,要把天子喝的酒售卖……”

    “我也听说了……也不知道陛下会不会同意,那可是宫廷御用啊。”

    “这个也说不准,陛下这么爱护百姓,说不定真会与民同乐的……”

    “你们说这宫廷御酒滋味怎么样?”

    “绝对人间极品!你想啊,那可是皇帝陛下喝的酒啊,肯定是最好的!”

    “这要是公开售卖的话,那得多少钱呢?这价格恐怕不便宜呀……”

    “当然不会便宜!我之前就喝过一壶好酒,要五钱银子呢,掌柜的说酿造了许多酒才能出来一点儿佳酿,产量太少价格肯定会高!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