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6章 鸣锣-《我要做太孙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于是铁铉便把告示上的内容读了一遍,又高声解说道:“诸位百姓!商贸司今日乃是向百姓求才,诸位百姓之中若有才能者,若有一技之长,若能造福于民……”

    “不问出生,不问年龄,也不问富贵贫贱,都可上门自荐!待官府考察之后,成绩优异者不吝赏赐!也可官府表彰,光耀门楣!哪怕赐予官身也不在话下!”

    百姓问道:“老爷您的意思是只要认为自个有才能的,都可以自荐?”

    铁铉望着众人的目光,坚定的说道:“你说的正对!凡是有才能之人都可自荐!当然了,也可以举荐他人,举荐有功者也必然赏赐!”

    另外一个百姓问道:“官老爷,这要是真有才能,官府还真会赐给个官做?”

    “正是如此!不过也要经过官府的查看,若真是才能突出,能够为百姓谋福祉,也会赏赐官身的!”

    “呦……还真会呀!”

    铁铉的回答让百姓惊诧不已,要知道洪武朝选拔官员,大多都是从举人之中选取的。

    因为从明朝立国到现在,一共也没有几次科举。

    读书人考中了秀才,再进一步考中举人之后,官府才会从举人之中挑选出来一些做官。

    而能够考中举人的,都要经过多年的寒窗苦读。

    而且就算考中了举人,官府也不一定就全部授予官职。

    而作为贫寒之家,且不说笔墨纸砚和书籍的昂贵,单单说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要从事繁重的劳作,哪里会有时间读书?

    每一个男子都是家中的劳动力,可能缺了他全家都要挨饿,谁又能安心读书?

    因此大多能考中举人的,家里至少也要不愁吃喝。

    况且做官除了要有丰厚的家底之外,勤奋的读书之外,还要有足够的运气!

    否则就算你考中了举人,官府不授予官职,也是无奈啊。

    现在居然有一个门路,够成为朝廷的官员,不必经过寒窗苦读,不必经过层层考试,

    甚至不必盼望祖坟冒青烟,被官府选中。

    无论是谁只要有才能,经过考核之后就能够做官!

    这得是多么大的喜讯啊!

    这是多么大的恩典啊!

    可是这样大的喜讯,随之而来的就是质疑!

    毕竟与科举考试相比,似太简单太容易了一些。
    第(2/3)页